【关注两会】学习贯彻落实2025全国两会教育精神

发布时间:2025-03-14 分享至
3月初,2025年全国两会如期召开,国务院总理李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。政府工作报告中,回顾2024年教育工作,对2025年教育工作任务进行部署。作为“十四五”规划收官之年和“十五五”规划谋篇布局的关键节点,本次会议释放了多项重要政策信号,涵盖教育、经济、科技、就业等领域,让我们一起持续关注2025年全国两会中与教育相关的政策。

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,是塑造青少年价值观的关键。

一款游戏、一部电影,让中国神话中的经典形象孙悟空、哪吒一时间火爆出圈、风靡全球。2025年,立足新时代新征程,进一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、涵养塑造青少年价值观,激励广大青年在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伟业这一话题具有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。

经典文本是数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沉淀与凝结,引导、培养青少年用心阅读,读出其中味道,有助于青少年逐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魅力,进而浸润、涵养青少年价值观。


【关注两会】学习贯彻落实2025全国两会教育精神


青岛即墨培文高中元培书院

在青岛即墨培文高级中学,“书香培文,智慧启航”读书活动早已常态化开展。每逢阅读课,同学们会在元培书院尽情地阅读,三五成群地开展阅读心得分享。学习之余,一场场读书共享活动徐徐展开,从《西游记》到《红楼梦》,从《朝花夕拾》到《红星照耀中国》,学生们感受文字魅力,品味经典,尽情分享自己阅读后的所思所悟。


【关注两会】学习贯彻落实2025全国两会教育精神


高学生定期开展阅读课

教师是教育的灵魂,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力量。

      两会中,多项政策聚焦于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和专业能力。如提高教师待遇、减轻教师负担、加强教师培训等。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,尤其是数字化教学能力的提升,以适应未来教育发展的需求。

“得遇良师,何其有幸;得遇益友,人生至幸!”优秀的教师确实可以提升学生的成长高度与质量。青岛即墨培文高级中学现有高级教师18人,省级骨干教师2人,竞赛教练3人,市级学科带头人8人,高级教师占比54%。


【关注两会】学习贯彻落实2025全国两会教育精神


名师课堂教学

为进一步强大教师队伍、提升教师业务素养,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培训,确保每一位老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与时俱进,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课堂教学。每个学科都配备一名有20年以上教学经验的学科带头人,带领年轻教师们在课堂教学和教育研究的“双轨道”上“青蓝”相映、协同共进。

教育数字化,是未来教育赋能的新路径。

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,教育数字化已成为不可忽视的趋势,教育数字化也成为两会热议话题。两会建议,要将数字素养纳入基础教育体系,培养学生的数字化思维能力。

两会提出,要加快教育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,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。这将为偏远地区的孩子提供更多学习机会。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等技术将在教育领域发挥更大作用。未来的教育将更加个性化、精准化,每个学生都能获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案。


【关注两会】学习贯彻落实2025全国两会教育精神


智能高清录播教室

青岛即墨培文高中的每间教室都配套了现代化的教学设施,为学生提供了高品质、智能化的学习硬件环境。同步课堂、智慧黑板、壁挂式视频展台、无线扩音系统等先进的教学设备,录播课堂、实时监控、多媒体教室、校园AI社团,处处跟随着教育智能化的新步伐。

高等教育的多样化,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。

高等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。今年两会中,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也成为重点。

两会提出,要继续推进“双一流”建设,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;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的贯通培养模式将成为趋势,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发展路径;委员们建议,要加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,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,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。

青岛即墨培文高级中学秉持“正气、积极、用心 、尽责”的工作作风,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,进行课堂教学改革,进一步提高教学成绩;加强德育工作,建立三级学生民主自治管理委员会,强化学生自我管理,提升学生综合素质,致力于为大学培养高质量、复合型人才。


【关注两会】学习贯彻落实2025全国两会教育精神


推进职普融通、产教融合,增强职业教育适用性。

政府工作报告提出“推进职普融通、产教融合,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”,这为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。

要落实好上述任务,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,完善职普融通、产教融合的体制机制,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,创新人才培养模式,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适应性;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,打造一支高素质“双师型”教师队伍;要营造良好社会氛围,弘扬工匠精神,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。

自创办以来,青岛即墨培文高级中学实行多元化办学,开设强基班、实验班、贯通班、艺体班及语言特色班,打造多元升学路径。通过管理创新、教育创新、教学创新等一系列创新活动,提升学校综合办学水平,努力把学校建成为高品质、国际化、有特色的区域知名高中。